一个不幸的消息,美国漫画领域的代表人物,蜘蛛侠的创作者之一,美国漫画大师史蒂夫·迪特科(Steve Ditko)已经去世,享年90岁。
史蒂夫·迪特科是美国漫画领域的大神级人物,以和斯坦李合作创作了蜘蛛侠闻名于世,同时另一位著名漫威英雄奇异博士也是迪特科笔下的人物。
迪特科出生于1927年11月,是斯洛伐克移民的后裔,父亲是工匠,母亲是主妇,迪特科是家中四个孩子的老二。迪特科的父亲很喜欢看连环画,受到父亲的影响,迪特科也自幼就喜爱漫画,哈尔·福斯特创作的《勇士王子》是他的最爱。
上世纪40年代后,迪特科接触到刚被创作出来的蝙蝠侠和闪灵侠,这加深了他对漫画的喜爱,也促使他最终走上漫画创作的道路。
迪特科继承了父亲的巧手,初中时便能制作德军战机的模型,在二战期间供普通民众识别敌机,判断空袭。1945年迪特科高中毕业,随即加入美国陆军服役,曾前往德国前线作战。在军中迪特科展露了自己的绘画天赋,负责创作军队报纸上的插图。
战争很快就结束了,随后退役的迪特科前往纽约,在卡通艺术学院求学,师从自己的偶像 —— 主笔蝙蝠侠故事的艺术家杰里·罗宾逊(罗宾逊是小丑的创作者)。罗宾逊认为迪特科非常有天赋,是自己的得意门生,还引荐他认识了那时已经小有名气的斯坦李,正是这对搭档未来创作了漫威核心英雄蜘蛛侠。
罗宾逊和小丑
1953年,毕业的迪特科正式开始在漫画领域工作,合作者包括乔·西蒙和杰克·科比等未来的美漫大师 —— 事实上,迪特科最终也和这些人取得了同样出色的成就。
杰克·科比的成就无需多言,他和西蒙合作创作了美国队长
60年代,迪特科为查尔顿漫画工作,创作了未来DC的著名英雄原子队长,那个时代他还同时为阿特拉斯漫画公司供稿,那是漫威的前身。在阿特拉斯的日子里,迪特科不仅能画,也能编剧,贡献了不少神怪漫画的剧本,受到好评,同时也和斯坦李建立了合作关系。
当斯坦李成为漫威的首席编剧后,他开始筹备一个名为“蜘蛛侠”的漫威核心英雄,杰克·科比提供了蜘蛛侠的雏形设计,但斯坦李认为科比的套路“太英雄主义了”,转而向迪特科寻求帮助,通过一系列讨论和修改,最终读者们在1962年看到了那位未来的漫威最具人气英雄,而蜘蛛侠公认的两位创作者,就是斯坦李和迪特科。
1963年,斯坦李和迪特科这对拍档又创作了神秘主义英雄奇异博士,迪特科对奇异博士造型的塑造得到了很多称赞,奇异博士迷离奇幻的故事风格也非常受大学生们喜爱。当然,也有不太和谐的声音,许多人认为漫威的编辑们一定是嗑药了,才能创作出这种迷幻药风格的漫画……
其实,嗑药倒未必,不过迪特科在美国漫画领域的一众艺术家里,确实是相当另类的一个。
迪特科从60年代开始,便拒绝出席一切公开活动或接受任何访问,根据他自己的解释:“读者要看的是我的作品,不是关于我的新闻。我是怎样的人并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我所画的东西以及它有多好看……我所生产的是漫画故事,史蒂夫·迪特科只是一个品牌。”
他一生从未结婚,只有好友曾透露迪特科可能有个私生子 —— 或者那只是他的侄子,反正也叫史蒂夫·迪特科,后来同样成了艺术家。
正是因为迪特科的这份叛逆不羁,他于六十年代中期离开了漫威,并且真实原因直至现在他去世也未有定论。有人说这是因为迪特科和斯坦李有创作分歧的原因,尤其是在蜘蛛侠故事里绿魔的处理方式上,这个说法被迪特科否认过,不过确实有很多漫威老人证实,迪特科那时几乎在各方面都和斯坦李有所争论。
再后来,离开漫威的迪特科为DC工作了一阵子,先后接手过蓝甲虫、问者、原子队长等英雄的连载,也创造了一些如Creeper、自由贝拉、战鹰与白鸽这样的角色。75年迪特科离开了DC,开始广泛为各种美国漫画公司提供稿件,创作出许多不太知名却颇有艺术气息的漫画,服务了不少DC和漫威之外的小公司。
1992年,迪特科接手一些漫威的工作,创作了他最后一个漫威角色:松鼠妹。
迪特科保持着持续但零散的工作状态,一直持续工作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。没人能质疑他的创作力和艺术才华,不过同样地,一生飞扬不羁的迪特科也被形容为“脾气古怪的老古董”,在商业上笨拙又固执,经常做出惊人之举,令合作者颇为难耐。
2012年,迪特科曾发言说作为蜘蛛侠公认的联合创作者,他并没有从《蜘蛛侠》老三部曲或者《超凡蜘蛛侠》两部电影获得版权收入,一度引发争议,但他的邻居却表示看到过迪特科收到电影的版权支票;随后在《奇异博士》电影立项到拍摄再到上映的过程中,剧组都刻意避开了与迪特科接触,因为他们知道迪特科肯定不欢迎自己。
高龄的迪特科独自一人生活,美国时间6月29日他被人发现死在家中,经医生鉴定那时他已去世两天了。
回顾史蒂夫·迪特科的一生,他创作了众多广为人知的漫画角色,也执笔过诸多风格独特的漫画故事,有着自己的艺术风格与艺术追求,是当之无愧的美漫艺术大师。他性情古怪孤僻,也因此孤独终老,只有留下的蜘蛛侠永远都是“大家的好邻居”,陪伴一代又一代漫画读者度过漫长的岁月。
这样的人生,套用大洋对岸我们中国文化大师的一句诗来说,大概是:“一生负气成今日,四海无人对夕阳”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