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要成为宝可梦大师!不管是拿着Gameboy长大的老玩家,还是拿着手机喊着要出门“抓宝”的新玩家,宝可梦游戏系列成功地在不同世代创造影响力,就公园里的阿伯也深深痴迷。
为什么宝可梦能在不同时代中引起回起广大回响?这一直是电子游戏史上最神秘的问题之一。
而近期史丹佛大学的脑科学研究似乎发现了一些惊人的线索,研究显示童年玩过《宝可梦》的玩家,脑中多半会生成一个区域来识别这些有关“皮卡丘”、“喷火龙”的图像,而且在长期没有接触相关图像时,仍会一直存在,这项研究已经发表在权威期刊《Nature》的子期刊《Nature Human Behavior》上。
在过去的脑科学研究中,人类能透过何种方式识别不同文字、符号、脸孔,就由视觉刺激来观察脑部变化,是科学家不断在努力的知识。但这种研究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所在,那就是研究人员很难找到一个,具有独特意义、抽象的符号来令人脑产生激烈反应,光要找到可以观察的“变因”就是非常耗时的任务。
但史丹佛的研究团队就想到《宝可梦》游戏,这款让许多人有著童年美好回忆的电子游戏,正好有着各种不同的“抽象符号”所在,上百种的宝可梦,不同的宝贝球图案与招式名称,研究人员认为,这可能正是他们要寻找的研究标的。
在筛选了11名童年都玩过宝可梦的成年人后,这些自愿测试者与另一批完全没玩过的实验组对照,分别给他们不同的宝可梦刺激,并用仪器监看他们大脑的活动情形。
研究中惊人的发现,这些玩过宝可梦的组别,都不约而同地在大脑的某一区有着剧烈的反应。
根据已知的人体与生物学,这个反应的区块是大脑的“梭状回”,专门负责处理文字、人像以及其他的抽象分类辨识,也是人类辨识辨识动物的主要区域。在给他们看过没见过的宝可梦时,大脑并没有太大的反应。
另外透过不同的视觉刺激发现,大脑用来处理不同符号的区域也不尽相同,这可能使得人们把不同的视觉讯号处理到不同的大脑区域,就是一个叫做偏心偏差(eccentricity bias)的理论。
“可能是因为在电子游戏中,宝可梦的图像都很小,而人们是使用视网膜中央区域进行观察,因此人脸或者动物等等的占用视网膜细胞的区域更大,很有可能就因为这样,大脑将他们分类到不同的区域进行处理”研究人员如此说着。
如今这些发现,对于建构大脑的的识别机制有很大的帮助,研究人员在结论认为,人的大脑能透过一些机制,来使大脑发展出不同的专门识别区。
简单来说,在宝可梦的例子里,研究人员认为发现大部分的玩家看到皮卡丘后,可能就会激起脑中那块“皮卡丘辨识区”的反应,所以看到熟悉的宝可梦与动物、人脸的反应会明显不同。
事实上这也不是这个团队第一次对宝可梦有兴趣了,早在3年前《宝可梦GO》爆红之际,他们就针对游戏研究对人类寿命的影响,未来他们还预计,要探究人脑是否有一块区域特化成专门听宝可梦的叫声。
但不管怎么样,史丹佛大学的研究都告诉了我们,为什么我们那么喜欢宝可梦?那是因为在童年游戏洗礼后,我们脑中早有一块被宝可梦所占据,这也许能解释,为何初代151只特别受玩家喜爱的原因,不只是皮卡丘,不论是妙蛙花、喷火龙还是水箭龟,早已在我们心中有一席之地了。